到美国待几个月,而且是来探亲,因此就要和美国平民百姓一样牵涉到吃喝拉撒睡,油米酱醋盐。这对于了解美国可能更实际、更真实——美国毕竟不只是华盛顿、纽约、拉斯维加斯,也不只是迪士尼、好莱坞、大峡谷,而更多的则是连片的小城镇,是普通百姓普通的生活。
昨天周六,女儿说带我们到阿伦敦(镇名)去购物、给孩子照相,我也第一次感受了在美国的购物、就孺M服务。
我们先给孩子照相。在美国几乎什么服务都要预约,比如到医院就诊,到汽车行修车等等,没有预约是不可行的。据女儿说,孩子百日摄影留念是预约好的,时间是上午11点30分。我们11点钟到照相馆,前脚进来的是一个白人妇女推著不满周岁的孩子。照相小姐让我们等一会儿,因为人家预约的是11点,我们在她后边。照相馆设备一般,不比我们国内强。我的看法,他们的照相水平也一般,两个小姑娘,能有多好的技术呢?
照相馆设在一个超市里。因为时间不到,我随意逛了一下这个超市。超市很大,区域分隔严格,有生活用品区、家电用品区、穿戴用品区、儿童用品区等等。我在鞋帽、儿童用品区看了一下,可以说几乎都是中国出品。我们说著话,正好碰到两个东方面孔女子,她们听见我们说中文,就主动问我们:“你们是中国人吧?”“对。”他乡遇国人,很是亲切:“你们也是吧?”“我们也是。”
这时一个华人模样的女售货员听见我们说话也过来了。我问她:“你也是中国人?”“对。”原来,那两个女子是广东的,嫁给了美国人;那个服务员是台湾来的,丈夫多年前来美留学 ,留在了美国。她们都加入了美国籍。她们说,不入籍或者没有绿卡在美国一般是找不到像超市这样的普通工作的。中国留学生毕业后就业大都是公司、科研机构、大学等这样的技术要求比较高的机构。
12点给外孙照完像,女儿说时间不早了要带我们去吃饭。我坚持反对进饭馆,我吃不惯美国饭,即使中国菜也很不地道。但他们说时间不早了,回不去吃饭,也算为我接风。我们就到附近的一家日本去,比西婴n吃。依他们了。
这是一个很大的日式自助,同时供百人吃饭没有问题。菜的品种不少,但因为是日本料理,饭菜都是日本口味,以寿司、烧烤、冷点为主。但日本人毕竟和中国人接近,饭菜还是可以消受的。这里的服务生都是男生,而且都是日本人;就尴□什□H不少,当然更多的还是日本人、美国人。在美国就应□j的特点就是必须给服务生小费,因为他们是没有底薪一说的,全靠小费收入。在美国给小费的地方很多,比如打出租车、雇佣工人服务等等都要小费。总之,小费在美国很平常。一般小费是消费额的10%到15%。我问孩子要我不给呢?他们说他们会向你要的:“先生,你忘了给小费。”
一顿饭,每人16美元,另加四杯茶水4美元,给了服务生8美元的小费,共计消费76元;再加上税就是80多块。如果按美元和人民币的比价8元算,就是600多块人民币。哈哈,要在北京4个人花600多块钱吃一顿饭那可真的算很不错了啊,但我吃了这顿饭实在觉著就是那样,不敢恭维。
在美国消费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纳税。你无论购买任何商品、进行任何消费都要另外加税。比如吃顿饭要上税,买双鞋要上税,就是买一苗葱也要上税。一般的商品加税6%,最高的税率可以达到15%。这也就是说,你的一双鞋标价100美元,但在交款时要付106美元。这些税是缴给国家或州里的,各州税率有别。难怪美国政府能有那么大的财政收入,美国政府那么尊重纳税人,美国政府能维持那么巨额的军费开支?
吃饭出来,我们到一个韩国店去买菜。美国因为是一个移民国家,汇聚著世界几乎所有的种族和人种,外国移民或侨民很多。因此就形成了很多国家的特色商店,以满足不同国家侨民的不同需求。女儿所在的博利恒市,附近没有中国店,购买食品蔬菜很不方便。因为毕竟中国人和美国人的食物结构不同,很多食品美国人的食品店里是没有的。但韩国人和中国人的食品结构基本相似,因此附近的中国人就成了韩国店的常客。
这是一家很大的韩国副食店。店里有蔬菜、粮食、肉类、水果、水产,以及油盐酱醋糕点糖果等等。这些食品基本都是韩国生产的,也有一些是中国大陆或台湾生产的;一些食品打的是中国的牌子,但生产地却是在美国。像国内著名的旺旺饼干就是美国生产,而像镇江醋就是国内生产。
在美国生活,买菜绝对没有中国方便。这里没有类似国内的早市或社区小蔬菜店,要买菜必须到超市,动辄几十公里,因此在美国没有汽车是寸步难行的。因为他们都是大宗大宗地购物,一买就足够吃一周,没有汽车怎么拿回家?我们没有多采购,但还是装了一后备厢,花了近百元钱。
我这人有个职业习惯,就是到那里都想了解那里的市场行情、人文地理。我粗略看了一下,这些蔬菜肉品基本和国内的价格接近,比如一斤西红柿1元左右,一斤土豆0。5元左右,一斤胡萝卜0。8元左右……你当然不能用人民币汇率一比八换算,而应当用一比一的比率算才行,因为美国人的收入如果以一比一算,基本和中国人相当,因此这些商品相对我们的价格差不多或者还低些。但如果买什么都以人民币和美元的汇率算,那就没办法在美国购物了。那真是太贵了。
有人说有阳光的地方就有中国人。这话说得极是。在这个超市购物,我就碰到了不少中国人。有沈阳的、安徽的、福建的……嗨,可以说那个省的都有。见的多了,就不像在国内,见个黄头发、蓝眼睛就认定他是外国人;在美国你随处都能见到中国面孔,听到用汉语说话,你完全感受不到这些面孔就是外国人——因为这些人有的是学生,有的是移民,有的是绿卡,有的已经入籍,说不定人家就是会说中国话的美国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