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街头,中国舞狮表演吸引不少游人驻足观看。 “过年好!”“春节快乐!”在马耳他首都瓦莱塔,经常有人主动与记者热情地打招呼,祝贺中国新年。
中国新年融入当地
“春节不但是中国文化的品牌,而且已经融入马耳他当地文化。”中国驻马耳他大使张克远对本报记者说。
前不久由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与瓦莱塔市合作举办的第四届瓦莱塔欢乐春节活动在马引起轰动,便是最好的例证。
欢乐春节的开幕式在修葺一新的总统府广场举行。来自中国杂技团、北京杂技团、中国歌剧舞剧院和北京舞蹈学院等艺术院团的30多名演员,倾心献上舞蹈、中国民乐、杂技、武术等精彩节目。广场上1000张椅子座无虚席。春日里和煦的阳光以及观众们赞许的目光,与潮水般的掌声和浪涛般的欢呼声相互交融。之后,表演队伍沿着瓦莱塔主要大街——共和国大道巡游,“雄狮”开道,“老虎”紧随,柔有舞蹈,刚有武术,绝有“变脸”。沿街店铺里的服务员放下手中活计一睹为快,办公楼里的职员们打开窗户争相观看。在马耳他地中海会议中心举行的欢乐春节综艺晚会,直到演出开始后,购票处前依然排着长龙,可谓一票难求。
春节带来可观收入
从1月中旬开始,直到欢乐春节活动结束,马耳他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体以前所未有的热情报道中国春节活动,或登大幅照片,或刊发整版文章。据统计,从1月19日至2月7日共20天时间里,马主要报纸、广播电台和国家级电视台对2010瓦莱塔欢乐春节活动报道达23次之多。瓦莱塔市长丁格力表示,自从瓦莱塔中国春节活动创办以来,当地民众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认知度显著提升,春节活动使他们对中国有了更加真实和客观的了解。
其实,中国春节的影响已经深入马耳他的商业社会。从2008年开始,马耳他的一些大型超市,一到中国春节临近,便开始挂灯笼。挂了灯笼,往往能吸引更多的顾客,为超市带来可观的收入。当地有些饭店,也借春节之机,举办“新春美食夜”等活动,吸引当地名流,共享中国美食,感受中国年味儿。
文化交流日益深化
马耳他人的“中国情”,源于中马友好的悠久历史。中马自1972年建交以来,无论国际局势如何变化,两国关系始终在大小国家一律平等、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基础上健康发展。由中国援建的30万吨级干船坞,虽历经几十年,今天仍是地中海地区最大船坞之一,依然在为维修船只发挥作用,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红色船坞”。而当年为援建干船坞而牺牲的两名中国技术人员,也被当地民众铭记。
有一回,从总统府参加完活动出来,路经一家小店,被年迈的店主热情地让进屋里。老人拿出一个尘封的小盒,小心翼翼地打开,里面珍藏着一面五星红旗,还有一张发黄的老照片。那是老人当年与两名中国技术员的合影。说起牺牲的两名中国技术员,老人眼里含着泪花,久久无语。
马耳他人的中国情结,也得益于近年来中马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化。马耳他中国文化中心主任说,2003年中国文化中心设立以后,每年的文化活动保持在50至60场,中国油画展、儿童绘画赛、太极拳培训、中文班等,吸引了众多当地民众。
“我们举办各类活动,希望传递的是中国的节庆文化、亲情观、友情观以及社会关爱。当别人理解并接受我们的价值观时,文化便成了软实力。”这是常驻马耳他近4年的郑浩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一点感悟,记者听后颇受启发。